界面新闻记者 |
中小券商投行转型再添一新案例。
国新证券于近日对投行部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投行部门整合为四个一级部门 。此次调整旨在优化投资银行业务单元的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撤销了原有一级部门架构,调整后新设四个一级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方案具体如下:
新设投资银行业务运营部:承接原投资银行业务管理部职能;下设二级部门,股权资本市场部。
新设投资银行部:定位为专注股权类市场化业务 。过渡安排:可兼营债券类市场化业务。
新设债券融资部:定位为专注债券类市场化业务;下设二级部门:资本市场部。
设立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定位为负责并购重组业务及功能定位类业务。
此外 ,界面新闻独家获悉,针对以上组织架构调整,国新证券还任命了新的4个部门总经理 。具体来看 ,国新证券原股权融资部部门总经理乔军文任投资银行部部门负责人,原资本市场部部门总经理胜东,任债券融资部部门负责人。原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 部门总经理彭德强 ,任并购重组部(央企业务部) 部门负责人。原债券融资二部部门副总经理高培,任投资银行运营部部门负责人 。
此外,免去了原来10余个小部门管理人员职务。具体看来 ,赵博不再担任投资银行业条管理部部门总经理职务,梁立群不再担任创新融资部部门总经理职务,张展不再担任企业融资部部门总经理职务 ,马惠英不再担任债券融资一部部门总经理职务,马晓晖不再担任债券融资二部部门总经理职务,董德喜不再担任债券融资三部部门总经理职务,刘向涛不再担任深圳投行部部门总经理职务 ,高天宇不再担任北京投行一部部门总经理职务,刘艳玉不再担任北京投行二部部门总经理职务,杜忠博不再担任北京投行二部部门副总经理职务 ,白云龙不再担任股权融资部部门副总经理职务,李虎不再兼任上海投行部临时负责人。
国新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单元的应对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深化服务国资央企,打造并购重组品牌 。第二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打造战新产业投行。第三,创新服务绿色科创债券 ,打造债券特色品牌。第四,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合规执业体系 。”
公司表示,“首先是积累中国国新系统内外资源。其次是聚焦科技行业和重点央企绿色转型打造典型案例。围绕服务央企布局战新产业业务机会 ,争取尽快促成几单战新领域的央企并购典型案例,打造并购重组特色品牌 。 ”
有接近国新证券的相关人士透露,“此方案旨在优化部门职能 ,提升业务专业化水平,并确保各部门的定位清晰明确。尤其是通过深化服务国资央企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创新服务绿色科创债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等打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国有资本运营事业和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本次国新证券投行业务组织架构调整,已不是投行转型的首个案例。2024年11月,渤海证券就对投行业务作出全面调整 ,在原有战略投行总部基础上设立普惠金融总部,新增服务区域股权市场 、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职责 。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资本市场IPO业务明显收紧 ,各家券商投行如何实现自我救赎、转型成为热议的话题。
对此,开源证券副总经理毛剑锋表示,“注册制新形势下,投行客户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立体。投行服务已经从过往的注重IPO保荐承销转变为对目标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 ,这对投行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 ”
“投行业务应从以往的规模导向转型为质量导向。”2024年11月22日,国新证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虎在出席媒体活动时指出。
不仅投行业务模式迎来重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也已经发生变化 。“当前证券行业形势愈发严峻 ,优胜劣汰的趋势促使中小型证券公司转型迫在眉睫。”毛剑锋提到,与“大而全”的头部券商不同,中小券商在人力和金融资本中的投入规模有限 ,难以与大型券商保持相同策略实现全业务条线全面发力。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证券研究所所长邓淑斌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区域性国资证券公司的差异化发展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聚焦本地市场、本地产业 、本地企业客户;另一方面,发挥自身在上海等金融经济发达城市网点布局所带来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信息优势,服务于本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在本地区域市场的竞争力 、影响力和贡献度 。 ”
对此,多家券商也提出了多种策略。整体看来,包括拓展海外市场和加强并购重组活动。一大型投行从业人员对界面新闻透露,“公司之前布局香港、东南亚市场比较早 ,当前投行的主要业务焦点集中在港股和海外股权融资、北交所业务 、并购重组顾问服务、产业债券发行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领域 。现在这种大环境,深耕本土投行业务的券商就比较受影响了。”
多家券商也提到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如南京证券(601990.SH)表示公司近一半的营业部位于江苏地区 ,与当地一批政府部门、开发园区 、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关系,拥有较好的市场信任度;太平洋(601099.SH)证券表示,公司扎根昆明、深耕云南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型投行则是将目光投向海外 、并购业务。比如,中信证券(600030.SH)表示,将深化境内外一体化管理 ,拓展国际市场客户,加强港股股权融资以及东南亚等海外股权融资业务开拓;债务融资方面,继续发掘熊猫债等业务机会 ,并大力拓展中资离岸债、东南亚等海外美元债业务 。
公开信息显示,国新证券原名为华融证券,成立于2007年,并于当年9月正式开业;开业之初注册资本15.1亿元 ,由中国华融出资15亿元,占比99.34%,长期以来系中国华融旗下重要金融子公司。
2021年12月 ,中国华融启动华融证券股权转让,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出华融证券71.99%股权。2022年1月,中国华融与国新资本签署国有产权交易合同 ,以109.3亿元转让华融证券股权 。
同年6月,证监会核准中国国新成为华融证券实际控制人;次月华融证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正式变身成为“国新证券”。
据界面新闻此前独家报道 ,国新证券曾于2024年调整过信用、自营、信息技术 、固收等业务负责人。
盘前机会前瞻|跨境金融政策利好落地!这几家公司在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值得关注(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北京重磅发布!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加速落地,这几家当地公司在AI教育和产教融合方面已实现产品落地(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中泰证券:建议持续关注具身智能产业的技术变革突破、商业化落地路线等|界面新闻 · 快讯
【独家】爱建证券迎陆家嘴金融发展公司等股东方增资,注册资本已增至22亿元|界面新闻
盘前机会前瞻|深圳重磅发布!机器人产业迎来重要催化,这几家当地企业在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和人机交互领域深度布局(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中信证券:化债落地支撑社融,改善企业现金流|界面新闻 · 快讯
【独家】青岛饮料集团资产将无偿划转至青岛啤酒集团|界面新闻 · 证券
苹果开放多个研发岗位招聘,推动家用机器人布局|界面新闻 · 科技
318台服务器时隔一年终止交付,莲花控股转型算力业务遇阻|界面新闻 · 证券
盘前机会前瞻|两办发布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意见,这几家公司在贸易数智化和跨境贸易生态建设方面国内领先有望受益(附概念股)|界面新闻 · 证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